湖南:降耗能助力产业链******
【坚定信心 勇毅前行⑦】
光明日报记者 龙 军
12月25日,记者走进湖南岳阳绿色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只见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工人忙得热火朝天。在中石化巴陵石化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项目建设现场,19家施工单位的1万多名施工人员分布在数十个项目单元,同步开展作业。
来自黑龙江七台河市的焊接工人王志凯,在现场施工作业已有9个月。他说:“能参加这个宏伟的重点项目建设,打心底里自豪。”
“2020年12月,巴陵石化己内酰胺绿色生产成套新技术获中国工业大奖,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使国内己内酰胺自给率升至94%。”中石化巴陵石化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邬智勇告诉记者,巴陵石化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项目总投资153.5亿元,占地2600余亩,建成后,己内酰胺产能将从30万吨提升至60万吨,单位产量能耗降低20%,环保标准将大幅度提高。
汽车产业是长沙七大千亿产业集群之一。在比亚迪长沙雨花区工业园,一台台新款“海洋”系列新能源车还未下线就被订购。
湖南省工信厅负责人说,在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中小航空发动机及航空航天装备“老三样”逐步成长为世界级产业集群后,湖南瞄准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现代石化“新三样”,苦练内功打造新引擎,不断筑牢实体经济根基。
日前,长沙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集群、株洲市中小航空发动机集群跻身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队”,加上此前胜出的长沙市工程机械集群、株洲市轨道交通装备集群,湖南已有4个产业集群入选“国家队”,与浙江并列全国第三。
《光明日报》( 2022年12月26日 01版)
春运节前客流最高峰即将到来 广铁错峰加开列车******
中新网广州1月17日电 (郭军 郭静 胡靖)记者17日从广铁集团获悉,广铁集团当日预计发送旅客161万人次,旅客发送量已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88.3%。其中,广东地区发送旅客114.7万人次,同比2022年春运增长5.2%,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89%。
1月14日至16日,广东地区铁路客流持续高位运行,日均发送旅客159万人次,返乡流、探亲流、旅游流叠加成为客流主体。其中,14日、15日深圳北站旅客发送量持续在26.5万人次以上高位运行,连续两天打破该站建成运营以来单日运客26.4万人次的最高纪录。
据广铁集团客运部介绍,今年春运客流高峰,广东地区发送客流集中,京广、南广、贵广、杭深等高铁线路及广深城际、广珠城际、广深港等管内高铁线路迎来大客流出行。其中,14日、15日,赣深高铁发送旅客量连续两日突破历史峰值4.6万人次,日均达到5.8万人次。根据客票预售情况和候补购票数据,广铁集团1月18日将迎来春运首个客流最高峰,预计发送旅客164.8万人次。
为倡导旅客错峰出行,17日广铁集团对粤港澳大湾区去往武汉、南昌、南宁、长沙、潮汕等重点方向,加开213对旅客列车(含动车组列车),为旅客提供更多出行选择。
目前,节前广东地区余票如下:
广州南站:前往成都、重庆、昆明、贵阳、娄底、邵阳、宜昌、襄阳、郑州、合肥等各方向有少量余票;前往上海、杭州、宁波、珠海等方向尚有余票。
广州站:前往成都、重庆、娄底、邵阳、南昌、郑州等各方向有少量余票;前往上海、杭州、宁波等方向尚有余票。
深圳北站:前往昆明、贵阳、湛江、柳州、宜昌等各方向有少量余票;前往上海、杭州、宁波、福州、厦门等方向尚有余票。(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