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皖外籍人士沉浸式体验中国年味******
中新网合肥1月19日电 (记者 赵强 张强)“按照中国民俗文化十二生肖,我是属兔的,今年是我本命年。能近距离体验中国传统文化、感受中国过年氛围非常开心。”来自阿塞拜疆的安徽大学留学生王梓18日对中新网记者说。
当日下午,“玉兔迎春、四海同庆”在皖外籍人士新春团拜会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在皖外籍专家、企业外籍员工、外国留学生和国外商会驻合肥机构代表等欢聚一堂,共叙友谊、共谋发展。
活动期间,大家集体参观了位于合肥经开区的国际会客厅。包饺子、写春联、贴窗花,观看黄梅戏表演……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的外籍人士一起感受浓浓中国年味,共同喜迎癸卯新年的到来。
王梓介绍,今年是他第三次在中国过春节,活动现场,他写了一个大大的楷体“福”字,动手包了两个饺子,并通过社交平台把成果发给家人。“随着中国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我想明年回国看看父母。这里机遇很多,对学习计算机的我来说,能轻松找到不错的工作。”
外籍员工代表、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安保总监罗素认为,中国春节是一个具有吉祥意义的节日,因为在中国的文化里,春节是每个家庭一年一度团圆的盛会。他非常喜欢春节文化,尤其是在春节前后可以看到大街上都是喜庆的红色,令人感到愉悦。
“我在中国已经度过了两个春节,我也感受到了中国政府对人民的关怀,比如春节期间,私家车上高速公路是免费的。”罗素说,今年春节他将和好友一起去厦门度假,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春节体验。
来自俄罗斯的基里尔•波莱特金,刚到安徽不足两个月,目前在合肥工业大学从事研究工作,首次在中国过春节的他表示,合肥是一座开放的城市,也是一个非常适合从事研究的地方。“能够亲身参与包饺子、写对联和贴窗花等春节活动,感觉很棒。”
该活动由安徽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科技厅共同主办,合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合肥经开区管委会、合肥市文联及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共同协办。(完)
综述:2023,台湾民众须“优先保饭碗”的一年****** 中新社北京1月9日电 (记者 刘舒凌)新年伊始,台湾财经界弥漫一股“低气压”。不少中小企业已冻结人力招聘,失业率恶化或于农历春节后进一步显现,“不要轻易辞职”“不要贸然理财”是民众时常听到的忠告。 也就是说,2023是应当“优先保饭碗”的一年。 过去的三年,台湾经济在新冠疫情影响下仍保持增长。台当局“主计总处”数据显示,2020年、2021年GDP增速分别为3.36%、6.57%,据最近一次预测,2022年增速为3.06%。多数观点认为,作为国际市场上少数能维持正常生产供货的地区,外贸活络尤其庞大的电子消费品需求拉抬了台湾近三年的总体经济表现,一扫多年“保二”(确保增长率不低于2%)的疲态。 只是,2022年第四季以来,受通胀压力笼罩、全球主要央行持续紧缩等因素夹击,国际需求降温,令该季商品出口预计较2021年同期减少3.89%,台湾经济情势正急转直下。 台湾一般被称作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出口占整体GDP比重达六成以上。期望新的一年以潜力较有限的内需增长抵挡出口衰退、支撑整体经济,显然难度太大。况且,台湾“中央大学”台湾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的台湾消费者信心指数(CCI)调查显示,去年12月份,该指数已连续第4个月下滑(降至59.12),为2009年10月以来新低。 该中心执行长吴大任对外表示,台湾出口正在衰退,相关制造业企业经营压力大,裁员已经开始;春节后订单若未回温,失业率有可能出现恶化。台湾当局“发展委员会”去年12月27日发布的11月景气灯号,也从“景气趋弱”的黄蓝灯转为“景气低迷”的蓝灯,综合分数为2009年5月以来新低。 目前看,对于国际经济情势调整的冲击力度与持续时间,台当局及民间企业显然估计不足。高科技产业如半导体行业去年年中进入下行周期,库存周转天数保持在高位,芯片价格下滑,“龙头”台积电也未能幸免、今年第一季营收将季减15%,行业库存调整或持续至今年下半年。传统制造业方面,拥有“捷安特”品牌的全球自行车“龙头”台湾巨大集团库存“爆仓”,去年12月中旬一纸展延支付供应商货款的公告震动市场,让公众注意到“绩优生”面对市场快速紧缩的窘况。 尤其引发焦虑的是,台产业结构多为垂直分工,供应链中的厂商彼此交易非常频繁,如有一两家爆发严重财务危机,会在其他厂商之中产生连锁反应,有可能转成系统性金融问题。 景气循环何时见底,会否“先蹲后跳”,于2023年下半年迎来春暖花开?这是当前台湾财经界讨论最多的问题,官方亦不得不出面稳定市场信心。台当局财政主管部门代理负责人阮清华去年12月26日在台立法机构答询时已表达,台官方金融安定基金(该基金管委会为维持金融市场稳定的专责机构)进场时间“不排除两年”,主因是经济情势比2009年(金融海啸)时更严重,可能持续时间更长,不确定因素较多。 近来,岛内经济专家、学者在官方、民间各种研讨场合里,关注点集中于近159万家企业及920万劳工(占全台湾就业80.4%)在当前低成长高成本环境下的困境。最新数据显示,去年11月全台外销接单衰退逾23%、第四季度为全年最低点。 多位专家呼吁,台湾仍有举债空间,当局应优先将财政预算投向中小企业及从业员工等弱势群体,提供一些补助,纾解财务、利息方面负担。衰退危险当前,救经济“急如星火”,台当局如何应对值得观察。(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 佰家富app地图 |